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班会的问题篇一
这是一个能让我们更加感恩与社会与人的班会,让我们了解父母的艰辛,老师的良苦用心,同学的信任。 举办这次主题班会能更好的发扬同学们团结互助的精神,对学习更加有信心,对生活更加充满美好,最重要学会感恩。
5号楼三楼323多功能报告厅
名誉主席;谢彭年 名誉主任;赵启刚 洪新丹
执行主席;李治亮
负责人;曹罗军 宋洋 吴建
7、项目组:
(1)第一项目组:节目组
组长:宋洋 曹罗军 吴建
组员:各班级班长、团支书、文娱委员、生活委员
任务:a 完成节目收集、筛选及排练、彩排工作、歌曲配音的准备;(宋洋);
b 主持人的选择、形象设计及台词审核(曹罗军);
c 负责节目的编排及班会全流程的衔接(曹罗军);
d 负责好中间环节的游戏,负责准备好班会所需的一切物品 (吴建);
(2)第二项目组:宣传组
组长:吴建
组员;各班级宣传委员
任务:
a、利用海报(包括手绘和喷绘海报)等方式开展宣传;
b、现场摄影及dv摄像;
(3)第三项目组:礼仪组
组长:曹罗军
组员:各班级班长、团支书
任务:
a、确定班会邀请的嘉宾并且及时送出请柬;
b、物品购买,包括班会小礼品及请柬;
c、班会当日准备好会场服务物品,如水杯、茶叶等,并接待好领导及老师;
(4)第四项目组:舞台组
组长:宋洋
组员;各班级文娱委员
任务:a、监督并确保班会节目质量;
b、班会期间会场设备;
c、并且带动班会的气氛
(5)第五项目组:机动组
组长:各班级纪律委员、生活委员
任务:班会期间,负责会场纪律维持、会场后勤保障以及处理紧急情况
班会的问题篇二
一.活动背景:考试是检测教学效果,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考试的结果为教与学的改进提供了依据,所以必须严肃考试纪律,纯正考风,营造公平,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强调诚信应考,考出真水平,特此举行了本次有关考纪,考风的主题班会。
二.活动时间地点:
6月18日晚19:00。涵虚楼c3601
三.活动对象:
机建11、12班所有学生。
四.活动特别来宾:
班导师林涛老师辅导员杨勇老师
班导助理胡玉平
五。活动流程:
1、班导师发言。
2、辅导员发言。
3、班导助理发言。
4、学生代表发言。
5、学生自发发言。
6、班会总结。
六.会场布置:班委在班会开始前必须将会场布置好。
七.活动准备:
1.组织委员写好策划书
2.班长通知大家并寻找教室
3.班委通知班长,团支书发言准备
4.其他班委负责组织和查有关资料
班会的问题篇三
总结我们班在大一一年来的收获与不足。和同学们讲解我们班跟其它班相比,我们的优点和缺点。让同学们产生共鸣,大一快要过去了,我们班有笑,有泪。让我们知道我们班同学之间的感情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长。
11法本一班全体同学(共47人),嘉宾张凤娴老师。
奖品花费30元,笔记本花费23元。
1、策划准备工作的时间:xx年06月19号至xx年06月29号
2、班会筹备:讨论班会举办地点,班会举办时间,班会内容,班会流程,班会各环节负责人。
3、准备工作安排:摄影师负责班会流程的拍照,生活委员负责买奖品和班会奖品的派发,副班长负责申请课室,宣传委员负责做好班会通知工做,组织委员现场负责签到,文娱委员负责做班会主持工作,班长负责做班内年度总结的mv和班会的最后总结,团支书负责计划书的写作,奖状的制作与奖状的打印,其他班干做好配合工作。
班会举办地点:教室;
班会举办时间:xx年06月29日(星期二)19:00;
预计结束时间:20:00~20:30;
班会内容:1、介绍我们班在大一点点滴滴的mv。
2、ppt讲解我们班的情况。
3、同学们感想。
4、班干感想。
5、颁奖环节。
6、总结发言。
2、关闭课室的灯,欣赏属于我们班的mv;
3、同学发表感想(主持人在冷场时鼓励同学们发言),对积极发言的同学派发小奖品。
4、班干感想,每个班干至少一分钟的感想介绍。
5、班会颁奖,辅导员做颁奖嘉宾,先颁发已确定获奖人的奖,再颁发当场投票确定获奖人的奖。
6、学期总结。
7、合照留念。
1、正式奖项:
班级活动最积极分子五名(程丹,黄建珠,陈香梅,邓婵,何永良)
班级活动积极分子七名(方漫芝,范碧欣,范踔烁,陈泽蓉,陈辉鹏,陈思任、陈月层)
2、非正式奖项:最佳主持人奖(投票决定)、最受欢迎奖(投票决定)、最佳球手(投票决定)、足球宝贝(投票决定)、对你又爱又恨奖一名(投票决定)、最低调奖四名(已定)、最twins奖(投票决定)、食神、法一“班草”(投票决定)、法一“班花”(投票决定)
1、负责签到的人员切实做好签到工作,对还没有到场的同学打电话通知,对请假和缺席的同学做好登记处。
2、安排人员负责现场秩序。
11法学本科一班
班会的问题篇四
1.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苏格拉底
2.讲述小故事。
有一天,有一个小孩被邀请参加录制一个电视台节目。
主持人问他:“你长大后想做什么?”
“当一名飞行员!”小孩自豪的说。
“那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没有燃料了,你会怎么办?”
“我当然会先告诉其他人把安全带系好,然后挂上降落伞跳出去。”
现场的观众听了,笑得东倒西歪。
没想到,现场的笑声却把小孩弄哭了。
“你为什么要那样做呢,难道你就不顾大家的安危,一个人当逃兵吗?”主持人问。“你们根本就没有听完我的话,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再回来呢。”小孩哭着回答。这个孩子的天真或许会让我们懂得一些什么,这就是“听的艺术”,不管我们赞同,反对别人的话,我们都应该把对方的话听完,先弄懂对方的意思,然后再发表自己的想法。
1.倾听的含义是什么?
倾听的含义: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
2.倾听时应该做到哪些基本要素?
诚心,专心,用心,虚心,耐心。
3.倾听的重要性?
4.倾听时的坏习惯有哪些?
(让同学相互讨论几分钟,并请同学作答)
“千里传音”
规则:全班竖着分为十小组,每一组传一句话,倾听者不可以说话,可用动作眼神交流,传话者注意音量,不可以后面的同学听到。给第一桌的同学看小纸条上的内容1分钟,并要求快速背下。在倒计时后,比赛开始。
奖励:最快最准确的一组,每人可获一颗棒棒糖。
1.提前邀请四名同学做好准备。
小品中共有四名角色,分别为甲乙丙丁,甲看了一部电影后和三名同学在班上谈论。乙东张西望,不停转笔,看表,并对丙说“今天天气不错。”
丁认真的听甲讲,在对方讲话时,面带微笑的看着对方,在对方讲完后,然后再说出自己看了这部电影的感想。
请一名同学上台来发表看完这个小品后的感想。以下是这名同学的发言稿。
善于倾听和思考
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一种人,在双方甚至几个人一起交谈时,他甘愿做一个倾听者,即配角。在一般人看来,这种人可能没有什么自己的想法,只会倾听别人的话,有人还会认为这种人比较虚心,谦虚地学习别人的说话之道。其实,在心理学上,乐于倾听得人心胸非常宽阔,只有胸怀宽广的任才能甘愿倾听他人的话,并且有一颗宽容忍让的心,在遇到事情前,懂得为他人着想。这种人还极其富有同情心,懂得在他人受到伤害时,给予适当的安慰。
主持人作总结,主题班会结束。
班会的问题篇五
“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校园”
1、坚持自愿的原则;
2、坚持和谐友爱原则;
3、坚持一切从俭原则;
时间:20xx年x月x日
地点:待定
由策划小组负责策划活动策划书,各负责人负责参与活动成员的组织工作,班干部负责活动的宣传工作。
1、活动牵起:策划活动的内容、步骤、细则、班委讨论具体方案。
2、活动中期:准备材料,人员安排。
3、活动后期:全体同学进行感悟和活动后期的思想总结。
1、开场:待老师、同学入座后,主持人宣布“创建社会管理,构建和谐校园”主题班会的开始。
2、开展班会各项活动,说说身边的不文明事;看相关的公益广告。记录片、视频和案例;举行知识竞赛比赛;同学们参与游戏;统计分数,惩罚奖励;主持人、学生总结讲话。
黑板设计2人,支持人2人,拍照一人,班级布置4人,材料整理2人。
1、经费预算:复印费........5元
彩花登装饰物品.......20元
横幅设计........73元
2、总计金额:98元。
3、经费来源:班费。
1、保证人员全部到位;
2、要维持好活动中的秩序,不得有喧哗声,吃东西等,手机调为振动;
3、不得有人早退。
通过倡导文明新风,营造优美环境,保花爱树,构建和谐校园的班会活动,把文明寓于特色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潜意识的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并勇于改正,完善自我。让学生在生活中讲文明,懂礼貌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本次班会旨在针对学生的特点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礼貌用语、文明行为的教育,使学生明礼仪,改陋习,做文明的好学生。
班会的问题篇六
缅怀先人,认识传统节日的由来和意义,强身健体,团结合作,弘扬民族文化。
一、 知识小竞赛。
1、端午节是哪一天?
2、端午节的别称有哪些?
3、端午节的活动项目有哪些?
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同学们,今天的活动搞得非常成功,在此向你们表示祝贺。老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参与的热情,强烈的表现欲望以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对信息、资料的搜集能力。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老师相信今年的端午节大家一定会过得特别有意思。到时候我们再一起畅谈节后的感受。
班会的问题篇七
(主持人:甲:赵英涵乙:许怡然)
主持甲:是谁,播下万古远点的梦幻?
主持乙:是谁,耕耘遍野燃烧的心愿?
主持合:是您,我们敬爱的老师!
主持甲:您将青春融入滴滴烛泪,记下了人类永远的赞叹。
主持乙:流淌的汗水和心血啊,在实验小学把希望浇灌。
主持甲:您用青春写出无悔的人生。
主持乙:您用真情谱写世间最壮丽的诗篇;
主持甲:您的爱,我们永远也报答不完,
主持乙:让我们深深地向您鞠一躬,真挚地问候一声——
主持合:老师,您辛苦了!
主持乙:六(6)班“感恩9。10”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主持甲: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这是您一生的写照。为了我们,您付出了许多许多,您的爱是真诚的、无私的。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无论我们走到天涯海角,都会时刻想着您。
请听诗朗诵《老师,您好》:
主持甲:感谢两位同学深情的朗诵。不论是叱诧风云的伟人,还是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者,都离不开老师的教导。
主持乙:对!尊敬老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尊师这一优良传统,那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下面我们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以前后桌4人为一组进行讨论,之后选出代表总结发言。
主持乙:我们虽然还不够懂事,却感受到了老师的慈爱和伟大。
主持甲:我们的每一点知识,我们的每一个进步,都渗透着老师的汗水和心血。
主持乙:在此,让我们用诗篇表达我们对老师的敬爱之情吧!
请听诗歌朗诵《老师,您辛苦了》
主持甲:谢谢两位同学!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教会我们做人,确实够辛苦了!
主持乙:老师,您教会我们人生的第一首乐曲,您奏响我们人生的第一乐章,您永远是我们心海那永不落的太阳,我们永远爱您,让我们为您祝福。
请听合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主持甲:老师,我们知道,您不需要鲜花和掌声,您不看重享受和金钱——
主持乙:您要的是我们的勤奋和求知,您要的是我们的进步和成长。
主持合:老师,您听吧,我们现在就回答您。
(全班起立,齐读:我们要自尊、自律、自信、自强,勤奋学习,勇于探索,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笑对生活,超越自我。)
主持乙:最后让我们一起说:
(全体学生:谢谢您,老师!)
主持合:主题班会“感恩9。10”到此结束。
班会的问题篇八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日前,餐桌上浪费的粮食数量巨大,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成为社会共识。我班结合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精神,在开学第一周开展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美德的影响。勤俭节约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大到治国、平天下,小到修身、齐家,都离不开勤俭节约,正所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在这次主题班会活动中,我校各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学生首先观看了一段名为《中央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节约大量社会资源》的视频。接着又围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一主题开展了讨论会。支持节约的同学认为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可以使我们国家变得更加强盛;而支持浪费的同学认为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了,有资本可以浪费。最终同学们达成共识:钱财虽是个人的,但资源却是全人类的,事关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岂能不“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同学们还例举了学校和家庭中的浪费现象,并总结出了许多节约能源的方法,如:离开教室、宿舍及时关灯,及时关闭水龙头等等。学生通过此次班会活动,教育了自己和身边的同学。大家都表示: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带头节约能源,保护能源,以实际行动为建设节约型校园作出贡献。
此次班会活动,教育并引导学生从小形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珍惜劳动果实,不剩饭菜,不浪费粮食,不攀比吃穿。通过这次班会活动整个校园营造出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可喜氛围。
班会的问题篇九
缅怀先人,认识传统节日的由来和意义,强身健体,团结合作,弘扬民族文化。
一、知识小竞赛。
1、端午节是哪一天?
2、端午节的别称有哪些?
3、端午节的活动项目有哪些?
二、介绍端午节的由来。
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三、端午节的习俗如些丰富,难怪就连历代的文人都喜欢在端午节留下自己的诗词佳句。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四、大家学习包粽子。
学生回家包粽子、煮粽子。
五、教师寄语。
同学们,今天的活动搞得非常成功,在此向你们表示祝贺。老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参与的热情,强烈的表现欲望以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对信息、资料的搜集能力。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老师相信今年的端午节大家一定会过得特别有意思。到时候我们再一起畅谈节后的感受。